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2023年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第二学期第6章《常见的金属和盐》测试题3

   日期:2025-08-07     来源:www.lcyxlm.com    浏览:763    
文章简介:《常见的金属和盐》测试题   1、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除杂、离别、辨别中,所用的试剂或办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办法 A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少量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适当澄清石灰水,过...

《常见的金属和盐》测试题

 

1、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除杂、离别、辨别中,所用的试剂或办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办法

A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少量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适当澄清石灰水,过滤

C

从KClO3制氧气的残余物中离别出MnO2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

从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中辨别出尿素

消石灰或水

A.A B.B C.C D.D

2.青岛是漂亮的沿海城市,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能含MgCl2、CaCl2 和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策略提纯粗盐,同时验证可溶性杂质是不是存在。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Ⅰ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升氯化钠的溶解度

B.Ⅱ、Ⅲ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沉淀b中共有三种物质

D.最后还要加入适当盐酸,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3.向适量的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4g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6g.则下列剖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肯定不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肯定含有硝酸亚铁

C.滤出的固体中可能有铁无铜

D.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只有铜和镁

4.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收购借助金属和预防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肯定含有银和铜,也会含有铁

B.滤渣水平可能等于加入铁粉的水平

C.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

D.滤液肯定为无色

5.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反应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减少

C.反应中元素的类型维持不变 D.反应中甲与乙的水平比为32:71

6.下列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所属反应种类均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分解反应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置换反应

C.氢氧化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复分解反应

D.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 分解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用排水法采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采集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预防污染空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办法适当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办法

A

Ca(OH)2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当的稀盐酸

B

铁粉

Fe2O3固体

加适当稀硫酸,过滤

C

MgCl2溶液

NaCl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 B.B C.C D.D

9.国内的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有关化学角度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说明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满架蔷薇一院香”: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D.“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10.下列物质名字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 消石灰 CaO           B.铁锈  氢氧化铁  Fe(OH)3

C.生石灰  消石灰  Ca(OH)2    D.烧碱   火碱  NaOH

11.水平相等的锌、铁分别和相同的盐酸反应,产生的H2水平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代表金属锌

B.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风韵量相等

C.铁在充分反应后肯定有剩余

D.充分反应后,锌、铁消耗的盐酸水平不相同

12.关于反应:A+B→C+D,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B.若A为酸,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肯定是中和反应

C.若B是氧化铜、D为铜,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D.若8gA与12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C、D的水平和为 20g

13.锌、铁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等水平的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与反应的酸的量可能不足

B.消耗稀硫酸中溶质的水平相等

C.消耗锌的水平比消耗铁的水平少

D.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快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C.用 FeSO4 溶液、Cu 和 Ag 三种物质可以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Fe3O4

2、实验题

15.“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办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有关的化学常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察看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直接接触.铁制品除锈时_____(填“能”或“不可以”)长期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借助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依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为验证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1)若甲中察看到现象是_______,可以证明三种金属中锌活动性最强,铜最弱。

(2)实验乙:将实验甲中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硫酸,没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可能组成有________(填写序号)

①Zn2+、Fe2+        ②Zn2+、Cu2+        ③Fe2+、Cu2+        ④Zn2+、Fe2+、Cu2+

 

3、判断题

17.如图是小苗复习了元素化合物常识后构建的互联网,同学们对他构建的互联网进行了推理和判断。已知A~E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五种不相同种类别的物质,A的溶液呈蓝色,E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其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E的一种作用与功效是________。

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反应能发生是什么原因___。

18.A~F是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的物质。已知B是常见的建筑材料,C、D常温为气体,F是碱类物质。

 

(1)写出A、F的化学式

A._____          F._____

(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的作用为_____。

(4)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计算题

19.借助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0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水平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水平关系如下表所示:

测定次数

首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样品水平(g)

1000

1000

1000

1000

氢氧化钠溶液水平(g)

320

640

820

900

沉淀水平(g)

23.2

46.4

58

58

(1)求粗盐的纯度(写出解题过程)。

(2)当样品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氯化钠的水平为多少?

20.某家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现请回答将该纯碱样品8g,加入136.7g某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水平_____。

(2)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D 6.D 7.B 8.D 9.D 10.D 11.D 12.B 13.C 14.B

15.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失火点    氧气    不可以    2NaOH+CO2═Na2CO3+H2O    红    红色消失    HCl+NaOH═NaCl+H2O    

16.试管①中没有明显现象,试管②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①④    

17.Fe2O3    作燃料    CuSO4+2NaOH=Na2SO4+Cu2↓[或CuCl2+2NaOH=2NaCl+Cu2↓]    反应物均可溶,互相交换成分后有沉淀产生    

18.        (合理即可)    供给呼吸、支持热烧(一条即可)        

19.(1)90.5%(2)1022g

20.5.3g    6%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